一個精彩的主題展館呈現如拍攝“一出好戲”
通常,在與客戶初次洽談對接,我們已經可以明列出這出戲的基本構成元素,
① 什么地點?(情景)
② 營造什么?(拍攝取景與造景)
③ 主角是什么,聯合演員是什么?
④ 演的什么故事?
⑤ 上映給什么人群看?
⑥ 投資多少?
⑦ 未來運營?
客戶總是會給到零碎的劇本,我們除了導演身份以外還要兼職編劇,
假設我們拍攝的是一部勵志故事影片,正常順敘的方式會從主人公小時候開始講起,
從他的貧苦生活環境和生活遭遇到自我奮發到功成名就,再到帶著輝煌死去引到電影的結局。
為什么不是主人公從賣1毛錢的冰棍到越來越有財富的故事遞進,因為我們總能猜到結果,
故事發展讓觀眾沒有情緒跳動,也少了想象空間。
也不是武打動作片要從頭打到尾才會讓觀眾看得過癮,
我們總強調的是拍一部好電影,有深度,有內涵的好電影。
從電影敘事角度上說,總是強調其藝術性、戲劇性、足夠的穿透感染力讓其更具張力,
展館的編導亦是一樣,我們或許會嘗試“插敘”、“倒敘”的方式進行內容呈現。
我們更要講究觀眾觀展的情緒引導與把控,
只有足夠的情緒沉浸才能得到最終情感認同,如好電影排行榜一樣博得高分。
所以,除了采用戲劇性編劇讓空間層次營造出想要的觀展節奏外,我更要注重的是情景打造,
大片總是有足夠震撼的情景營造,營造更應該表里如一,大空間視覺震撼,小空間以小見大,深入人心。
細節是每一位導演比較在意的地方,一個細節鏡頭暗藏玄機,一個鏡頭或是小謎底的揭露,
展館情景打造也不是客觀的情景照搬,站在觀眾的視覺做情景設計才能讓其充滿鏡頭的張力感與藝術突發感,
讓細節顯現出直白,或是刻意,或是夸張。
而夸張、重復、沖突、暗喻、比擬表現手法在電影里最為常用,
可以想象如果我們的科幻片沒有渲染合成,沒有后期富有想象力的加工,那這個電影該有多蒼白,
情緒跳動讓我們展館陳設變得更加藝術化,更加富有感染力,甚至感到驚奇。
比如我們做一個紡織博物館,一個普通的梭子,在工業時代的紡織廠里成百千上十萬,
但僅是工業時代的一個普通產物,
而陳設總強調五感體驗,一個普通梭子如何讓觀眾看到其背后要說出的故事?
那么我們可以做以下的幾種電影表達嘗試:
① 把一支梭子通過新型材料進行夸張放大1000倍,屹立在展館大空間內;
② 利用魚線在9米層高的大廳懸掛有造型的1000只梭子,并且有機械升降裝置,有音響,有專業燈光;
③ 適合的空間條件從普通梭子到新型材料制成的梭子進行重復,共1000只梭子代表該企業什么喻義;
答案便是明顯的,因為時代發展也在改變人們對信息的獵取方式,
展館從時效角度上講,更應該從被動觀展引導至主動觀展,并得到好評,
這需要充分結合利用現在主流的新型交互展示媒介,再不是我們十年前說的,現在還在說的“聲光電”應用,
好編劇,好導演,好演員,好攝像,好后期,一部精彩好戲。
……
(更多實踐案例關注夫子造線下分享活動)
一群腦洞極大
崇尚設計哲學的專業團隊